×

讀新聞

可樂穀——以熱情感染原住民農友,友善種植營養豐富的原生種臺灣藜、南美藜

發佈日期:2018/07/01

1521

可樂穀——以熱情感染原住民農友,友善種植營養豐富的原生種臺灣藜、南美藜

藜麥富含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,營養成分完整,被美國太空總署NASA選為太空人的食物。臺灣在地藜麥品牌「可樂穀」,從種植臺灣原生種紅藜到引進國外藜麥在地種植,致力成為不折不扣的臺灣藜麥品牌。

企畫編輯/食醫行編輯部 採訪撰文/林芳琦 攝影/食醫行編輯部(陳星宇)



傳說,南美洲的印加民族曾經遇過大飢荒,神聖的天堂鳥銜著藜麥從天而降,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的藜麥因而救活了安地斯山脈上的居民們。在臺灣,也有文獻記載臺灣特有種藜——紅藜——也曾救活糧食產量不足的原住民部落。

專業生產藜麥的「可樂穀」總經理謝振昌,特別以傳說中將藜麥帶給人們的天堂鳥(西班牙名為「KULLKU」)的中文譯音「可樂穀」作為品牌名稱,蘊含著這樣的心意:「吃了可樂穀生產的產品會使人快樂,且具有絕佳的營養,可讓人精力充沛,充滿活力與能量。」



太空食物!絕不容錯過的營養穀類


每每看著豐收的藜麥田,心中就滿是感動的謝振昌,和我們聊起當初想要投入種植紅藜的想法。

西年2000年,打算退休的謝振昌收起經營多年的機械工廠,當時想著退休後應該回歸田園,過過農民的生活。雖然嘴裡喊著想當農夫,但心裡卻沒有譜,一直思索要種植什麼作物呢?於是他上網搜尋,發現到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對藜麥所做的全面性研究。

研究發現,藜麥的蛋白質含量遠遠高於其他糧食作物,同時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胺基酸,並且胺基酸組成十分接近人體需求,又含有維生素、礦物質及膳食纖維,是具有高營養價值的作物。換言之,對於生活在外太空的太空人而言,如果只能選擇單一的食物來滿足身體所需,那麼藜麥將會是最優先的選擇。



▲臺灣藜的鋸齒狀葉片,不同於南美藜圓弧狀葉片。

當他有了這樣的發現後,他認為既然要投入田園耕種,那麼就要種植有營養且可以銷售的作物,尤其NASA這麼認同藜麥,那麼藜麥將會是未來的高經濟作物!並且,自從與原住民血統的妻子相識後,臺灣原住民的作物「紅藜」就一直存在他的生活圈中,他對於紅藜的認同與感動,突然從心底油然而生。

於是他回到妻子的家鄉——屏東滿州種植紅藜。但滿州的氣候每到十月就起落山風,風一來,紅藜梗都被吹彎了!後來他才找到適合種植紅藜的海豐有機農業專區,專心種植紅藜。



全世界有兩千多種藜,其中18種是臺灣特有種藜!

藜麥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早期最主要的糧食之一。據統計,全球有兩千多種不同品種的藜,脫殼後的藜麥主要顏色有白色、紅色、黑色。而國人較常接觸的「紅藜」,是與藜麥同「屬」但不同「種」的臺灣特有種。

2008年,臺灣原生藜正名為「臺灣藜」,不過,坊間仍常稱之為「臺灣紅藜」。細分臺灣藜的顏色,可高達18種之多,最主要的顏色有桃色、紅色、橘色、黃色等,其中又再分別有深淺不等的多種顏色差異。



▲臺灣藜的色彩豐富,常被作為花材運用於花藝創作上,但食用上的營養價值更勝藜麥。

研究發現,臺灣的紅藜營養價值甚至又高於藜麥。藜麥在食用上需經脫殼,以避免藜麥外殼的皂素所帶來的苦味影響了口感;而紅藜在食用上則可不經脫殼,且其外殼具有甜菜色素、總酚等營養素,再加上紅藜的膳食纖維、蛋白質、鈣、鐵、鎂、磷、葉酸、維生素E等營養價值更勝於藜麥!



結合部落成立「幸福契作農友團」,推行無毒農業,善待土地

為了推廣種植紅藜,謝振昌乾脆直接「下海」,到原本就熟識紅藜的各個原住民部落上課,教導種植紅藜的方式與農田管理的方法,並無償提供紅藜種子,邀請原住民朋友一起參與幸福契作的行列。



謝振昌以熱心熱情來感動原住民朋友,且他常常不遠千里前往幫忙,有時部落在很深的深山中,可能光一趟車程就要耗上半天,但只要能推廣臺灣的紅藜,他就樂此不疲。他笑說,曾經到部落已經晚上,許多帶著孫子的課的阿公阿嬤就在課堂上拍著小孩的背哄著睡覺,直到講完課都8點多了,一說要發紅藜種子,現場所有的人就都醒了。

現在,與可樂穀契作的農友已逾百位,無論是屏東三地門的青葉村,或是台東海端鄉的下馬部落,都可以看到可樂穀農友的身影,契作的農地超過40甲。這些農地也都秉持可樂穀的種植理念,以有機的種植方式防止病害、蟲害,並與土地親善,推行友善無毒農業,善待孕育我們的土地。



▲在可樂穀的農場裡,避免使用農藥,並透過「引誘劑」來誘捕害蟲。



為了瞭解藜麥的成長情形,總是迫不及待想天亮

可樂穀是少數同時生產臺灣紅藜與有機藜麥的品牌。當種植臺灣藜有了心得後,謝振昌引進國外的藜麥品種。一眼望去,一大片的藜麥田也做了些區隔,有引自國外的藜麥,有單一色的臺灣紅藜,也有混色的臺灣紅藜。



▲可樂穀農場種植6種不同品種的南美藜,並與臺灣藜混種。

望著自家種植從國外引進的藜麥,謝振昌可驕傲了,因為這是自祕魯與玻利維亞引進的藜麥種子,克服了水土難題,落地生根。一整片的藜麥田種植了6種不同品種的藜麥,與一旁的臺灣藜一比較就不難發現,除了藜麥的穀粒較白之外,其圓弧形的葉片也與臺灣藜的鋸齒狀不大相同。

謝振昌說,我們所看到的這一片藜麥田已經種植到第十六代。回憶起剛開始種植藜麥時,「每天晚上才剛睡著不久就醒來,醒來後就一直望著窗外,希望天快亮,這樣才能趕快到田裡了解藜麥的狀況,是否有發芽、有長大、有遇到蟲害……」。只是最初種植的第一、二代幾乎全軍覆沒,「光是學費就繳了不少。」他說。後來運用田間管理、選種、育種,以及藜麥在地種植後所經過的馴化過程等方式的調整,才有機會看到現在的豐收景象。



▲謝振昌引進南美藜,在原產地祕魯單支生長的藜麥,來到土壤肥沃的臺灣長出了側枝,且每枝皆收穫滿滿。


曾有顧客特別向謝振昌說,他偏愛可樂穀所產的臺灣藜,覺得口感比一般常見的進口藜香甜、新鮮。謝振昌對自家所產的臺灣版南美藜麥也充滿信心,他特別提到,雖然是從祕魯帶回來的種子,不過可能臺灣地質肥沃,所以在祕魯沒有側枝的藜麥,來到臺灣後竟然長出側枝,且每枝都可以收穫滿滿,豐收的程度可是一點兒也不輸原產地呢!



為了獲得更完整營養,分批成熟,分批手工採收

謝振昌也解說了藜麥價格的祕密。藜麥與紅藜單價高的主因就在於人力需求高。只要稍經觀察就不難發現每株的穀粒不是同時成熟,而是由最前端開始,再逐漸向末段成熟,所以收成時,也只能以人工方式分批從最前端開始採收。

謝振昌相信,穀物需要成熟飽滿才能有最完整的營養價值,因而即便是做機械工程起家,他仍然寧可以花費多次的人力、物力,以取得藜麥與紅藜的最完整的營養,也不願以機器取代人力來進行採收工作,只為能收穫最豐滿、營養最完整的穀物。



▲運用臺灣紅藜的穀粒與葉子所開發製作的「紅藜茶」,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種酚。



▲謝振昌運用藜麥與臺灣紅藜推出機能型能量飲品,左是明星商品沖泡粉,右是發酵液。


★可樂穀理念:
生產高品質、高安全性、高機能性產品。
要與顧客共好、環境共好、社區共好。
友善土地、無毒耕種,使環境永續。
成立「幸福契作農友團」,帶領原住民重拾臺灣紅藜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