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林亞貞營養師
我常認為過敏不是什麼疾病,它應該可以算是一種的排毒反應,幫身體除去異物?!減少接觸有毒物的提醒。一般來說過敏急性期,醫師會開立一些藥物來減緩不舒服的症狀,但常常過敏都屬慢性的問題,藥物雖可抑制,而說到改善,除了避免過敏原之外,就須適當的補充身體的營養。到底該如何改善過敏呢?
您有沒有發現身邊過敏的人越來越多,2018年國健署報告中指出,追蹤1998年到2015年間共2萬多名新生兒,發現5歲到14歲的孩童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的就診數,從2000人攀升到1萬4000人。
早期暴露在過敏原下是造成過敏性疾病最為重要原因之一,若孕婦懷孕期間暴露在空氣汙染環境中,孩童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比較少暴露的增加37%;若家中有積水、牆壁有黴菌斑,且常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中的孩童,氣喘率增加25%到66%。
檢視過敏性疾病發生歷程,1歲前嬰兒最常出現濕疹、食物過敏,5歲孩童好發氣喘,10歲孩童則是易發生過敏性鼻炎。
很多人常把過敏與感冒分不清,因為都是由免疫系統所引發。過敏是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產生反應引發的一些症狀;感冒是由病毒、細菌所引起,引發的症狀感冒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痰、發燒(過敏不會)等症狀,感冒正常一星期就會恢復,但是若拖過一段時間未改善且反覆就可能是過敏的狀況。很多小朋友剛開始家長也未特別注意,常被當作是感冒治療照顧。
★常見過敏反應
所謂過敏反應,首先必須要接觸到所謂「過敏原」;人體最容易接觸到外來物質的部位主要有消化道(食入過敏原)、呼吸道(吸入過敏原)與皮膚及黏膜(直接接觸到過敏原)。
● 消化道過敏:指人體對食物或食物的添加物質產生消化不良的症狀,例如食用某種食物就引發腹瀉、腹脹等反應。
● 呼吸道過敏:鼻子過敏,特別是花粉散播在空氣中時就不斷打噴嚏或流鼻水。另外也有可能導致氣喘發作,而產生呼吸急促、喘息等症狀。
● 皮膚過敏:常見的症狀如風疹塊般的蕁麻疹,以及皮膚紅腫、流水的急性濕疹。
● 黏膜過敏:眼結膜過敏會出現紅腫、發癢,流鼻血等症狀。
過敏即是身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識產生的作用,其實有時對身體是一件好事,可排除毒物、或不適合身體的物質,但是常常引發過敏反應,容易造成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消耗,日常應避免過敏原接觸與增強身體的抵抗,減少免疫系統”過度”反應很重要。
減少孩童的過敏,可以從以下的一些原則做起:
1. 減少吃入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與環境過敏原:
這些過敏原是特異性的,每個人過敏原的食物或物質都不一樣,所以應多花心思注意與防範。如果吃了某些食物之後馬上(30分鐘內)會讓人覺得不舒服、產生過敏反應的食物應避免,除此之外的食物都可以均衡攝取。
• 常見的易造成過敏的食物:牛奶、蛋、小麥、海產甲殼類、魚類、堅果、花生、黃豆、奇異果、草莓等。其中,11%的兒童在1歲時會出現對這些食物過敏,但到4歲後,這些比例就下降到3.8%。
2. 預防吸入接觸的機會,將居家環境的過敏原:塵螨、黴菌、蟑螂、貓狗毛、二手菸、空氣汙染、花粉、藥物、溫度變化等減到最低。家中定期環境清理,適度除濕增加乾燥,或空氣清淨機循環使用(清淨機應放在房子的高處如同冷氣機,讓空氣循環)。
3. 懷孕期間:
媽媽減少接觸過敏原,節制飲食,不過度吃冰冷、精緻糖類飲料、甜點,減少有毒物入身體而影響肚中的胎兒。給予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健康生長,可減少出生後的皮膚問題。此時一人吃兩人補,出生的孩子要好照顧,就該從此時開始。
4. 孩子出生後:
● 盡量哺餵母奶:喝母奶的孩子若有皮膚、腸胃道不適、便祕、腹瀉等狀況,從母親的飲食著手改善即可,尤其出現皮膚紅疹、皮炎等,可能是母親此時身體內燥熱,多以清淡、不油炸、刺激性食物與少吃些溫熱性的補身藥材改善。食物可以豐富多樣化,不一定得用進補來增加母奶,多選好消化好吸收(吃完後不會腹脹、身體舒服,二三小時後會覺得有點餓;植物性蛋白質、蔬果等),如此母奶也容易分泌,源源不絕。
● 若不能完全哺餵母奶,可以替寶寶準備乾淨無污染無農藥化肥的糙米粉或米漿取代。選擇優質的糙米粉時可試:乾的糙米粉未加水時味道淡,加點水糙米香味濃而且稠。
● 若需使用嬰兒奶粉,可參考市面上多種嬰兒配方選用。是否使用低過敏嬰兒奶粉,可視寶寶的身體消化狀況而定,或者搭配與糙米粉各半給予嬰兒補充。
● 出生後六個月再給予添加副食品,減少或避免容易造成食物過敏的食物。先以米食、蔬果為主。
*但非所有餵母乳或喝低敏配方奶粉的小孩以後都不會過敏、生病喔!
5. 幼兒時期:注意增加孩童的抵抗力,可以多觀察孩子的每天排便狀況,發生便祕、腹瀉,應提早注意最近的飲食狀況。若有一些過敏症狀,建議飲食儘量清淡,煮些米泔粥搭配青菜、豆腐等易消化的食物,維持三四天,等症狀輕緩後再回歸一般飲食。此時期孩子容易偏食,須花點時間陪伴與餐食調配。
6. 學齡期兒童:過敏容易有鼻癢、鼻塞、流鼻血、甚至氣喘等症狀,常造成夜間睡眠障礙,諸如不易入眠、易醒;由於夜晚睡眠品質不良,白天易有注意力不集中、打瞌睡、黑眼圈等情形。在學校還會比較活潑好動、丟三落四或與同學有些衝突等狀況,這些都是身為家長必須注意與關懷。應盡量減少刺激性食物與精緻澱粉、糖果、巧克力等食物,改善過敏問題。
7. 強化脾胃系統:
東方醫學的觀點,過敏的症狀多與肺部有關,如呼吸系統、皮膚問題等,而五行的觀點「土生金」,好的脾胃功能能改善肺皮膚的狀況。
● 減少排便不順,多補充蔬菜、水果等纖維質,適度補充水分。
● 牛奶、蛋在急性過敏或過敏症狀一直未改善時,建議先暫停給予。牛奶與蛋中的蛋白質雖然含量豐富,卻屬常見過敏食物之一,也不易消化,尤其近幾年來從養殖環境、藥物使用問題,使得其品質與安全堪慮。
● 減少冰冷食物,易傷脾胃陽氣,消化功能不好時會減緩腸胃蠕動,容易引發濕氣滯留,尤其皮膚有濕疹狀況時。
● 選擇無毒乾淨的食物:脾胃在五行中屬土,相對於大自然中的土地。土與脾的關係如同善待土地,種植食物不被污染、不用藥破壞,讓多樣化的生物共同參與環境,土質肥沃,長出的食物自然好吃營養,長養脾胃,減輕消化負擔。
8. 使用物理性冷壓油為烹調來源:例如:苦茶油、芝麻油、花生油、椰子油、橄欖油等保留較完整的營養素。除此之外,也要選擇含有豐富omega-3脂肪酸食物,如亞麻籽或奇亞籽、堅果種子、沙棘、核桃,鯡魚、鮪魚、沙丁魚等,減緩發炎反應。
9. 增加活動或運動:適度流汗與減緩功課壓力,放鬆心情非常重要。
10. 注意保暖:季節轉換或者在冷氣房下,容易引發打噴嚏、流鼻水等狀況,睡眠中或起床時身體體溫的保暖很重要,尤其頭部、脖子部位。
【食譜1:馬鈴薯蔬菜煎餅】
★材料:
馬鈴薯…1個
洋蔥…半個
櫛瓜小…1條
綠花椰菜…3朵(或當季蔬菜)
玉米…半杯
麵粉…半杯
冷壓花生油…3匙
★調味料:
竹鹽…3茶匙
胡椒粉…1茶匙
綜合香料調味…1茶匙
★作法:
1. 先將馬鈴薯去皮切塊用電鍋蒸熟。壓成馬鈴薯泥備用。
2. 洋蔥、櫛瓜切丁炒半熟備用。
3. 綠花椰菜燙熟切碎。
4. 趁熱將馬鈴薯泥、洋蔥、玉米、 櫛瓜、花椰菜、麵粉及調味料拌勻。
5. 拌勻後揑成圓餅沾玉米粉。
6. 鍋熱放入油,小火兩片煎熟即可。
【食譜2:酪梨鮪魚沙拉醬】
★材料:
酪梨…1顆
洋蔥…1/8顆
鮪魚…90g
檸檬…1/4顆
★調味料:
岩鹽…1/4茶匙
黑胡椒…1/8茶匙
楓糖蜜…1/2茶匙
★作法:
1. 洋蔥切碎。
2. 酪梨去皮、籽切塊或搗碎。
3. 鮪魚肉燙熟後搗碎。
4. 洋蔥末及調味料、檸檬汁加入酪梨中混合均勻。
5. 再將鮪魚加入混合均勻即完成。
6. 可以塗抹於麵包或拌飯或麵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