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讀新聞

國外研究:「這樣吃」減少心血管疾病、預防中風、過敏、癌症!

發佈日期:2019/12/11

2009

國外研究:「這樣吃」減少心血管疾病、預防中風、過敏、癌症!

傳統觀念認為要少吃肉,以免膽固醇過高。但國外研究發現,只吃肉的格陵蘭島因紐特人,得心臟病的比例卻比歐美人低,為什麼?其實關鍵在於「血中脂肪酸」的比例,吃對Omega-3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、預防中風、過敏、癌症,那麼該如何正確攝取脂質、膽固醇呢?

首先我們來看一下,由丹麥的戴柏格博士(Dyerberg)等人,針對均衡飲食、脂質、膽固醇間的關係所進行的研究,以及「高優脂飲食」死亡率,竟「低於」高醣飲食的研究分析:



研究1:採用均衡飲食為何死亡率較高?因為「優脂不足」

1970年代,由丹麥的戴柏格博士(Dyerberg)等人,針對格陵蘭的因紐特人(愛斯基摩人),和居住在相同緯度生活的丹麥人之間的疾病差異,進行了比較研究。當時,因紐特人沒辦法保存食材,所以幾乎不吃蔬菜,而是以海豹、北極熊的肉作為主食。儘管飲食生活並不均衡,但他們的心肌梗塞死亡率卻相當低,癌症和過敏性疾病也相當少見。

另一方面,雖然丹麥人位於相同緯度,自然環境也類似,但丹麥人有暖氣,同時也能保存食材,因此,他們攝取的蔬菜比因紐特人多;蛋白質的攝取來源則更豐富,包括牛、豬、羊等多種肉類。就總卡路里來看,這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異,來自脂質的卡路里也是相同程度。

然而,丹麥人的心肌梗塞死亡率卻比較高,中風、癌症、過敏疾病的罹患率也高於因紐特人。儘管雙方皆攝取相同程度的脂質,疾病的罹患率卻有很大的差異,這是因為脂質所含的脂肪酸比例有所差距。相較於丹麥人,因紐特人血液裡面的脂肪酸,含有豐富的EPA(Eicosapentaenoic Acid ; 二十碳五烯酸)。儘管因紐特人因為海洋全年冰凍,沒辦法捕魚,而以海豹和北極熊的肉作為主食,但他們的血液中仍然含有許多魚油富含的EPA,原因很簡單,因為海豹和北極熊的餌食幾乎都是魚。




研究2:攝取沙拉油等植物油卻增加死亡率?因為「亞麻油酸太高」

再介紹另一項有趣的研究。那就是1970年代,芬蘭的最大首都赫爾辛基(Helsinki),以上班族為調查對象,觀察經飲食指導後所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變化。結果發現,位於北歐的芬蘭,心肌梗塞等心血管障礙的發生率普遍偏高。研究人員認為,血液中的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,因此他們指導調查對象減少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,同時增加植物性油的攝取。

為提高研究的精準度,這項研究把調查對象分成實施飲食指導的實驗組,和沒有實施飲食指導的對照組,並進行為期十年以上的長期觀察。結果,儘管實驗組以降低膽固醇值為目的,克制雞蛋、膽固醇和動物性脂肪的攝取,但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,膽固醇值並沒有太大變化。經過10年的追蹤期間後,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機率產生了顯著差異,實施飲食指導的實驗組,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增加的趨勢。再進一步持續觀察,兩組的差異變得更大,研究因而宣告終止。

為什麼接受飲食指導的赫爾辛基上班族(實驗組),卻因增加植物性油的攝取量,而導致死亡率上升?一般來說,增加植物性油的攝取,就是增加大豆油或玉米油等,所謂被稱為沙拉油,以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)為主要成分的脂質的攝取量。也就是說,實驗組的血液裡面增加了亞麻油酸,結果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於十年後遽增。






研究結論:攝取好油「亞麻仁油、紫蘇油」可改善脂肪酸比例、預防心血管疾病

1970年代的因紐特人,以富含EPA的海豹和北極熊的肉為主食,因此血液中的EPA含量遠高於丹麥人,不光是心血管障礙,癌症和過敏問題也比較少。

EPA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之一,屬於n-3 脂肪酸(按:w-3脂肪酸,也就是Omega-3 ;並非所有n-3脂肪酸都是必需脂肪酸),而亞麻油酸同樣也是必需脂肪酸,屬於n-6系列。也就是說,因紐特人血液中的n-3/n-6攝取比例(n-3值除以n-6值的比值)較高,而丹麥人則比較低。(按:據研究,過量的n-6脂肪酸攝取,將導致慢性發炎疾病惡化)。

甚至,在赫爾辛基的上班族當中,接受飲食指導的實驗組也是n-3/n-6比例偏低。根據醫學研究,n-3脂肪酸已被證實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,因此大都不再建議攝取n-6脂肪酸,例如亞麻油酸;而且現在富含n-3脂肪酸的紫蘇油或亞麻仁油,在市面上也普及許多。

★總而言之,只要平日盡可能的減少亞麻油酸,同時增加亞麻仁油和紫蘇油等油脂的使用,不只可有效改善血液中的脂肪酸比例(n-3/n-6),更能達到減少心血管疾病,以及預防中風、過敏或癌症等疾病。




研究:「高優脂飲食」死亡率…竟「低於」高醣飲食?

另外一個針對「優脂」的研究,值得提出來討論。2017年8月,《刺胳針》(The Lancet)的權威性科學雜誌的電子版,發表了一篇充滿衝擊性內容的論文,主題是「何謂健康飲食?」。這份研究徹底推翻了一般的觀念:脂質攝取比例偏高的人(脂肪熱量比35%),死亡風險低於攝取比例偏低的人;而醣類攝取比例偏高(熱量比約60%以上)的人,儘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高,死亡率卻偏高。

以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15年提出的飲食攝取標準來看:碳水化合物50至65%、蛋白質是成人50至60公克、脂質20至30%,反而會導致死亡率的提升。甚至報告內容還提出「過去被視為健康的蔬菜、水果和豆類的攝取量,就算低於建議量仍十分足夠」。

這項研究是以全球共計18個國家,低、中、高收入共計十三萬五千名民眾作為調查對象,追蹤調查平均長達七年半;以流行病學調查(PURE,2017年的一項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研究,旨在闡述營養素攝入量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)的數據進行分析,再加上刊載在《刺胳針》這本頗具權威性的雜誌上,影響力可說是不容小覷。



★增加卡路里、脂肪攝取,竟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無關聯
除此之外,在脂質方面,這份研究不僅探討了總攝取卡路里或攝取卡路里百分比,同時還把性質不同的脂肪酸加以區分。結果證實,「卡路里或飽合脂肪酸的攝取增加,與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間並沒有關聯性」;卻與總死亡率的「低」有關。

★刻意減少脂肪,反而增加了碳水化合物攝取量
這篇論文的主筆人德甘(MahshidDehghan)指出,「少脂肪的攝取,自然就會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。我們發現或許這就能說明,脂肪攝取量較少,但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較多的南亞某族群,之所以死亡率較高的原因」。同時也進一步陳述,「美國幾十年來的飲食方針,都把重點放在脂肪熱量比30%以下、飽和脂肪10%以下。這應該是基於減少飽和脂肪,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觀念,卻未曾考量民眾如何替換飲食生活上所減少的飽和脂肪」,指出各國必須重新檢視以往的飲食方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