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讀新聞

【處暑養生】吳明珠中醫師:慎防秋燥症!飲食首重袪溼潤肺、養陰清燥

發佈日期:2018/08/23

6872

【處暑養生】吳明珠中醫師:慎防秋燥症!飲食首重袪溼潤肺、養陰清燥

處暑是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,通常位於國曆的8月23日、8月24日,其中「處」的意思代表終止,意謂夏天即將結束,涼爽的秋天要來臨囉!秋天養生該注意什麼?底下由吳明珠中醫師為我們解析。

文/吳明珠中醫師 整理/食醫行編輯Joy

「處暑」是秋天第2個節氣,秋天的第1個節氣為「立秋」,但因為這兩個節氣還處於盛夏餘熱未消退的氣候狀態,因此天氣還是相當炎熱,得慎防秋老虎。不過和立秋相比,處暑代表的是節氣將開始由熱轉涼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提及「七月中,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」就是代表夏天真的要結束了。



處暑養生防秋燥、秋乏

處暑正處於天氣由熱轉涼的時期,此時節空氣濕度將開始減少,皮膚、鼻咽容易感覺乾燥,使體內津液減少,會讓暑溼難以散發而使肺氣受濕邪侵擾。「燥易傷肺」,這裡的肺其實是指整個呼吸統,若暑濕仍滯留體內,就容易產生呼吸系統、皮膚、心血管疾病、便祕等問題,最常見到的就是鼻子或皮膚過敏等症狀。

除此之外,從夏天悶熱的氣候轉變為秋季氣候,人體的陽氣也由升轉降,容易產生倦怠、乏力的狀況,這個現象就稱為「秋乏」。要慎防秋燥症及秋乏等症狀,建議可吃一些清淡、能滋陰潤肺又能止咳的食物,例如水梨、甘蔗等。




飲食宜清補、袪溼潤肺

秋季食補應以「養肺潤燥、少辛增酸」為原則,主要重點為強化肺部功能,以及健脾補肝、袪除溼氣,且不宜大補,宜採用清補為原則。中醫理論中,五臟之肺臟對應五色之白色,因此秋季吃白色食物具有潤肺之效果,可以選擇水梨、白蘿蔔、冬瓜、百合、銀耳、蓮藕、蓮子、山藥等食物。

百合:
《雜纂》記載,百合「曝乾蒸食之,甚益氣力」。唐代著名醫學家、飲食家孟詵認為百合應「蒸過,蜜和食之,作粉尤佳」。用蜂蜜炮製過的百合去除了它的寒性,而加強了潤燥的功能,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其能「安心、定膽、益志、養五臟」,清代醫家王士雄在其著作《隨喜居飲食譜》中說,百合「或蒸或煮,而淡食之,專治虛火勞嗽,亦可煮粥、煨肉」,可以製作多種菜餚。

水梨:
具有生津止渴、止咳化痰、清熱降火、潤肺去燥、清心安神等功效,還能促進食慾、清熱鎮靜,可增強身體抵抗力,很適宜有內熱,出現肺熱咳嗽、咽乾喉痛、大便乾結的人食用。

白木耳:
養胃生津、滋陰潤燥、潤肺益氣的功效,能增強免疫功能,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肺燥乾咳等症狀。

蓮子:
性甘、澀,平,入脾、腎、心經。具有養心安神,益腎固澀,健脾止瀉等功效。

底下推薦處暑養生食譜,供民眾參考:

【食譜】銀耳百合蓮子湯
本道湯品可安神養心、健脾胃,潤燥功能佳。

★材料:
銀耳…1朵
百合…50克
蓮子…50克
冰糖…適量

★作法:
1. 銀耳泡軟洗淨去蒂,百合、蓮子洗淨浸泡30分鐘。
2. 將銀耳、百合、蓮子放入鍋中,添加適量水分。
3. 先用大火煮沸後加入冰糖,改小火續煮即可食用。



▲吳明珠中醫師。

★現任:
‧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
‧中華中醫經絡美容學會名譽理事長
‧中醫婦科醫學會監事長
‧中醫臨床醫學會監事
‧女中醫師學會監事
‧中醫學說學理學會理事
‧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

★經歷:
‧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
‧長青中醫醫院中醫師
‧聯合中醫診所主治醫師
‧台北市立婦幼醫院特約中醫師
‧文化大學中醫講座講師
‧嬰兒與母親雜誌中醫顧問
‧育兒生活中醫顧問
‧常春雜誌中醫專欄作者
‧禪天下中醫專欄作者
‧聯合報、自由時報、中國時報、中華日報、大成報等醫藥專欄作者